2019年上半年,我院选派以胃肠外科黄发昆为队长,神经外科郑小斌、骨科蓝文彬、肾内科李镇洲为队员的第十批医疗队赴固原市原州区人民医院(以下简称“人民医院”)开医疗帮扶工作。四位医生不辞辛劳,认真带教,用自己的诊疗技术带动了该院诊疗水平和医疗质量的快速发展,对当地医院相关科室制度建设,医疗质量管理,核心制度落实,开展新业务、新技术等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据统计,援宁期间,医疗队共接诊病人2485人次,收治住院病人355余人、义诊269人次、带教查房53次、业务培训22次、疑难病例讨论51例、学术讲座15次;半年来共完成大、中手术75例,新技术、新业务开展4项;参与临床科室危急重症患者的会诊抢救48人次,在帮扶期间提出5条合理化整改建议。这些优异成绩的取得,为原州区人民医院赢得了良好赞誉和口碑。
积极沟通,建言献策,促进医院管理更加规范化
医疗队到人民医院后,通过对该院整体情况的了解及深入科室工作的实际体会,对医院规范化管理、核心制度落实、专业技能培训、医院现存的问题等,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大大促进了该院的规范化管理工作。一是对普外科、骨科、神经脊柱外科、肾内科就诊环境、就诊流程、消毒防护、感染控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并已逐步进行改进和完善;二是与帮扶对象科室主任探讨科室管理,与科室同事进行专业知识和服务理念的交流;三是建议督促加强科室的科普教育及宣传,提高病人对科室、医院的认知度。
发挥专业优势,强化人才队伍培训,改变服务理念
医疗队员利用各自专业技术优势,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对人民医院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能力和诊疗水平进行提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是加强了全院医务人员专业知识和服务理念的培训,医疗队员根据自身专业特点,结合国内外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举行全院大型业务讲座,拓展了全体医务人员的知识面;二是分别针对本科室的薄弱环节、操作规范、诊疗新进展等方面的知识进行多次科内培训;三是四位队员为了提高各专业临床医务工作者的自主诊治水平,做了大量的疑难病例讨论,对每例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依据、鉴别诊断进行细致分析;四是以背、查、问、讲、解的形式进行每周两次的业务查房,对每个细节都一丝不苟,在很大程度上转变了人民医院医务人员的查房理念;五是通过孜孜不倦的手术示教提高了人民医院医务人员的操作水平。
积极服务患者,为患者排忧解难
神经脊柱外科郑小斌在义诊过程中收治了一例“神经管畸形合并腹腔巨大囊肿”患者。该患者是个孤儿,病情复杂,家庭困难,又无家属做主,这一切困难给他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但他看到病人如此痛苦就想尽一切办法为她治病。经过多次与普外科黄发昆专家进行术前谨慎周密的讨论与手术计划制定,手术如期进行,术后重症监护阶段,患者多器官功能不全,郑小斌不分白天黑夜时刻操心着病人,给予重症管理和治疗。患者最终顺利出院,家属满意,待患者身体情况进一步改善后,将择期进行神经管畸形脊髓栓系手术。这种大爱无私的精神得到受援医院全体医护人员的赞颂和学习。
狠抓疑难病例会诊和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提高技术诊治水平
医疗队员组积极参加人民医院院内急危重病人的抢救工作,协助做好院内急危重症疑、难病症的会诊工作,提供指导意见,及时解决了院内的疑难危重患者的会诊抢救难题,既提高了相应科室的诊治水平,又方便了当地老百姓。据人民医院肾内科工作人员介绍,援宁队员李镇洲接诊了一位老年慢性肾脏病维持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该患者突发胸痛伴恶心、呕吐、呕血,同时伴吞咽困难,合并心功能不全等情况,入院心脏彩超并未提示明显异常。李镇洲经过全面细致的临床评估,并组织科内讨论,排除心梗、肺栓塞等临床常见急性致命性疾病,重点考虑急性主动脉夹层可能。在李镇洲医生的坚持下,为患者重新做了心脏彩超,结果确认为入院后新发的“升主动脉夹层”。经过积极而精准的治疗,患者病情平稳后顺利出院。李镇洲医生以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充分展示了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附一人”的风采。
开展新技术新疗法,填补诊疗技术空白
医疗队通过积极挖掘人民医院现有条件的潜力,不断探索适宜技术,适时推广新技术、新项目、新疗法。骨科蓝文彬医生开展“后内侧倒‘L’入路联合腓骨头上方入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新技术1项,填补了该院诊疗技术方面的空缺,为人民医院今后开展该项技术打下了良好基础。
神经外科郑小斌医生多次指导完成“脊髓髓内血管性肿瘤切除+脊柱内固定稳定性重建手术(4级手术)”“经侧脑室三角区显微镜下丘脑与侧脑室巨大血肿清除手术(危重症、3级手术)”“脊柱神经管畸形合并腹腔巨大肿物及胸背部巨大皮下肿物临床诊断与分期手术治疗(已完成前2期手术,三期手术待执行)”“颅内外沟通性脓肿清除并骨髓炎骨瓣切除术(3级手术) ”。此外,他还指导完成经皮通道显微镜下椎间盘选择性切除术、侧脑室穿刺外引流、硬膜下血肿清除等手术。这些技术的开展在人民医院新技术的发展方面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帮扶期间,胃肠外科黄发昆医生积极带领普外科医护人员通过全院讲座及普外科实践等形式,推广胃肠肿瘤、腹腔巨大肿瘤切除手术、加速康复外科技术、减重综合治疗、腹膜转移癌综合治疗技术等。他还推动科室完善患者术前、术后检查流程及项目,推动术前、术后营养状况评估及营养治疗,进一步加强血栓风险评测。他与科室携手努力建设规范舒适的“无痛病房”,减少患者围手术期创伤及应激,减少疼痛,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就医舒适度及满意度。
肾内科李镇洲医生通过自身专业的优势,与人民医院同事共同开展“动静脉内瘘手术”,加强移动床边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肾内科特别是血液透析病人血管通路评估、建立、引导等方面的应用,并通过全院讲座、科室讲座业务学习及肾内科常规操作实践等形式推广肾内科血液净化中心管理新理念和慢性肾脏病患者的管理新理念,落实慢性肾脏病矿物质与骨代谢异常评估及临床实践,努力建设规范的血液净化中心,提高血透患者就诊的满意度。他还开专题讲座指导科室医护人员进行论文课题设计及撰写,为科室各级医护人员培养科研观念。
精准扶贫入基层,送温暖情系百姓
为推动卫生精准扶贫工作,提高医疗技术服务水平,让优质医疗资源惠及贫困地区,援宁医疗队员与人民医院医护人员在石羊子村卫生室开展“精准识别、精准救治”大型义诊活动,服务就诊人群269人次。队员们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状况,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他们分析病情、细致解答问题,并进行用药指导,提供切实可行的诊疗方案。针对个别行动不便和卧床的患者,专家们携带医疗设备专程上门进行检查、诊断,并对疾病康复以及相关家庭护理知识进行指导,制定了治疗建议方案,解答国家关于慢性病诊疗和健康扶贫的优惠政策。“闽宁协作,健康先行”,义诊团队的热情服务得到了村民的称赞,援宁队员把为广大群众“送实惠、送健康”作为应尽的社会责任,为改善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做出了贡献。
以严谨的工作态度,忘我的工作作风,和蔼可亲的服务模式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
援宁医疗队在帮扶期间秉承“舍小家顾大家、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精神,帮助受援科室解决了临床工作中的诸多问题。他们这种锲而不舍、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扎实细致、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心系民众、救死扶伤的责任意识,深深地感染了人民医院每一个医务工作者,也得到了当地群众的广泛赞誉。
医务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