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一:什么是脊髓肿瘤?应做啥检查?
脊髓肿瘤也称椎管内肿瘤,是指生长于脊髓及与脊髓相近的组织,包括神经根、硬脊膜、血管、脊髓及脂肪组织等的原发或继发肿瘤。可分为脊髓内及脊髓外肿瘤。髓内肿瘤常见有室管膜瘤、胶质瘤、血管母细胞瘤、海绵状血管瘤等。髓外肿瘤常见有神经鞘瘤、脊膜瘤、先天性肿瘤(表皮样囊肿、皮样囊肿、畸胎瘤)、转移瘤等。
临床表现
1.刺激期(神经根痛期)
在疾病早期可出现神经根性刺激症状,表现为电灼、针刺、刀割或牵拉样疼痛,咳嗽、喷嚏和腹压增大时可诱发或加重疼痛,夜间痛及平卧痛是脊髓肿瘤特殊的症状。
2.脊髓部分受压期
表现为受压平面以下同侧肢体运动障碍、对侧肢体感觉障碍。脊髓内肿瘤感觉平面是从上向下发展,髓外肿瘤则由下向上发展。
3.脊髓完全受压期
表现为受压平面以下运动、感觉、括约肌功能完全丧失。
检查
1. CT
了解椎骨的继发性改变,如椎体的吸收、破坏、椎弓根间距增大、椎间孔扩大等。
2.MRI
MRI是脊髓肿瘤最常用的检查方法,可清晰显示病变范围、特点,结合增强扫描,可直接观察肿瘤形态、部位、大小及与脊髓的关系。
3.脊髓CTA或脊髓血管造影
对于考虑血管母细胞瘤,CTA或DSA可以显示肿瘤的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有助于术中操作。
诊断
根据病史、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定位诊断一般较明确,对于肿瘤性质,MRI多数能明确诊断;确切性质要待术后病理证实。
标题二:脊髓肿瘤的治疗原则有哪些?
手术切除是脊髓肿瘤目前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首选在电生理监测下及显微镜下切除肿瘤,在保护脊髓神经功能条件下,尽量全切除肿瘤。
1.良性肿瘤手术治疗
(1)对于不涉及脊柱稳定性者,显微手术切除加椎板复位;肿瘤偏一侧,可以选择半椎板入路切除肿瘤;肿瘤不大,也可以选择内镜下或套筒下切除肿瘤。
(2)对于导致脊柱不稳者,显微手术切除加脊柱内固定。
2.恶性肿瘤手术治疗
行肿瘤切除及去椎板减压;影响脊柱稳定性的恶性脊柱肿瘤,可手术行肿瘤切除及脊柱内固定,达到缓解症状及维持脊柱稳定的目的,为术后放化疗或其他治疗提供依据。
3.放化疗
脊髓肿瘤多数是良性的,术后一般不需要放化疗,比如神经鞘瘤、脊膜瘤、血管瘤等。对于恶性星形胶质细胞瘤、复发的室管膜瘤或者肿瘤的大部分无法切除时,可考虑术后进行放射治疗。通过放射线照射破坏局部肿瘤组织。
脊髓恶性肿瘤,术后是否需要化疗,依据肿瘤性质来选择。
标题三:脊髓肿瘤的术后注意事项
1、体位
(1)术后睡硬板床,取平卧位,避免过早取半卧位或抬高床头。
(2)术后按轴线翻身法翻身,避免脊柱扭转。翻身时应保持头、颈、脊柱呈一直线轴心翻动,动作要轻、稳,切勿扭转,以免影响脊柱稳定性或造成脊椎损伤。
2、引流管护理
(1)保持引流管通畅,防止滑脱。
(2)保持切口敷料干燥,如有渗血、渗液,应报告医师及时更换。
3、气道护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时翻身拍背,预防肺部感染。
4、生活管理
(1)、保持室内安静、整洁及空气流通。
(2)、卧床患者应给予柔软舒适的床垫,有条件者可选用气垫床,并定时给患者翻身(一般为每2小时翻身1次),也可在受压部位及骨突处贴减压贴或适当按摩受压部位,防止压疮的发生。
(3)、恢复期间避免做左右过度扭曲动作,半年内不提重物,避免做弯腰动作,禁止剧烈活动或从事重体力劳动。多卧床休息,少取坐位,以减少胸腰椎间盘承受的压力。
(4)、每日用温水擦洗感觉障碍的部位,并进行按摩,以松弛肌肉,促进血液循环。
(5)、家属可帮助患者按摩小腿、大腿及上臂的肌肉,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
(6)、术后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当的运动,以防止肌肉挛缩和关节畸形。但应避免过早或过量运动,以免加重病情。
(7)、保持皮肤清洁,勤换衣物,加强口腔及皮肤护理,注意经期卫生,保持会阴清洁。
(8)、及时增添衣物,避免受凉。
(9)、患者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休息,避免劳累,避免熬夜或情绪波动等。
(10)、便秘患者,家属可按顺时针方向按摩脐周部位,每日按摩20~30min,必要时可遵医嘱服用缓泻剂。
标题四:脊髓肿瘤术后家属应怎样监测病情及随访?
病情监测:
(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如发现患者病情反复或有加重的趋势,应立即就诊。
(2)、注意监测生命体征(呼吸、心率、体温、血压)和四肢肌力的变化。
(3)、颈椎肿瘤术后要严密观察患者呼吸频率、节律及皮肤颜色的变化,若患者在睡眠时出现呼吸暂停或低通气现象,要及时报告医生。
(4)、观察引流物的颜色、性状及引流量,如引流量过多易致颅内压过低,引流时间过长易致颅内、椎管感染。
随访须知:
脊髓肿瘤多数是良性,手术全切除后复发的并不多见,但还是有部分患者可能复发,尤其是无法完全切除者。患者通常于术后3个月行MRI复查,此时评价肿瘤的切除程度较为准确。一般术后十年内,每隔1~2年进行一次MRI检查,或直到出现新的神经损害症状。以后随访,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